一阐提 一阐提迦的简称,是极难成佛的意思。有二种:起大邪见,断一切善根者,名断善阐提。大悲菩萨,发愿众生度尽,方成佛道,而众生至多,故亦成佛无期者,名大悲阐提。 一超直...[浏览全文]
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又叫做心行处灭言语道断,意谓究竟的真理,不是言语所能言说,也不是心思所能思念。 阎浮提 华译为赡部洲。阎浮是树名,译为赡部,因为此洲的中心,...[浏览全文]
修惑 又名思惑,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。 修罗 阿修罗的简称,是一种常与帝释天战斗的鬼神。 修罗酒 梵语修罗,华译无酒,相传阿修罗能饮如海量...[浏览全文]
信士 在家信仰佛教的男子。 信受奉行 信受如来所说的法和切实奉行如来所说的法。 信外轻毛 (喻)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。 信心 对...[浏览全文]
心田 (喻)心能生善恶之苗,故称心田。 心通 即宗通,远离一切言说文字妄想,悟证自己本性叫做心通。 心王 万法都是从心中生出来的,心就是万法之王,故称心王...[浏览全文]
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,像者相似,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,其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法,与正法相似而非正法,故名像法时代。 像教 1.像法的教化。2.佛像与经教。 小乘...[浏览全文]
贤首宗 华严宗,因此宗为贤首国师所发扬,故别名为贤首宗。 贤胄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,于佛灭后三百年,由犊子部中流出,但所说者与犊子部同。 显色 显然可见...[浏览全文]
五种法师 受持法师、读经法师、诵经法师、解说法师、书写法师。 五种供养 涂香、华、烧香、饮食、灯明。 五种衲衣 五种的僧衣,即有施主衣、无施主...[浏览全文]
五念门 净土宗所立,即一,身业礼拜阿弥陀佛,属礼拜门;二、口业执持彼佛名号,赞叹彼佛相好功德,属赞叹门;三、一心发愿,愿生彼国,属作愿门;四、观察彼佛菩萨,及依正庄严,属观察门;...[浏览全文]
五部禅经 禅法要解经、达磨多罗禅经、坐禅三昧法门经、五门禅经要用法、禅要经。 五部大乘经 天台大师选定下列五部为大乘经,即华严经、大集经、大品般若经...[浏览全文]
无相教 阐明万法皆空的教法,如诸部般若经所说的是。 无相空教 阐明一切法都是性空无相的教法,如般若经所说的是。 无相离念 观真如之理体,绝诸一切虚...[浏览全文]
无上乘 至高无上的教法,亦即大乘的别名。 无上道 至高无上的道法。 无上法 即涅盘,因涅盘在一切法中是至高无上的。 无上法王 佛的尊称,因佛...[浏览全文]
无等 无与伦比的意思,也是佛的尊号。 无等等咒 无与伦比的咒语。 无二亦无三 谓成佛之道唯一,而无二道或三道。法华经方便品说:“十方佛土中,唯有...[浏览全文]
唯心净土 一切净土都是由清净的心识变现出来的。 唯愿无行 只有大愿而没有实行。有愿有行,才能修得道果,若是只有愿而无行,是不能证得道果的。 维摩 ...[浏览全文]
外缘 外在的助缘,亦即四缘中之增上缘。 顽石点头 连社高贤传说:“竺道生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涅槃经,群石皆为点头。”这是比喻感化极深。 万 ...[浏览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