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戒地 菩萨十地中之第二地名,因第二地三聚戒具足。 具戒方便 在受持具足戒之前,应先方便的受持五戒或八戒。 具寿 比丘的通称,因比丘不但具有世间的...[浏览全文]
九漏 九个漏泄人体中不净物的地方,即人的两眼、两耳、两鼻、口、大便处、小便处。 九恼 又名九难,或九横,即佛在此世间成道及在成道之后所遭遇的九种灾难。一...[浏览全文]
净土宗 又名莲宗,或念佛宗,以普贤菩萨为初祖,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 净心 自性清净心。 净眼 清净的法眼。 净眼三昧 一心观想梵释诸天...[浏览全文]
金山 1.(喻)佛的身体。法华经说:‘身色如金山,端严甚微妙’2.指须弥山周围的七重金山。 金胎 金刚界与胎藏界。金刚界者,表金刚不坏之义,以明智慧坚固不坏,...[浏览全文]
界外教 天台立四教,藏通二教是界内教,别圆二教是界外教。 界外理教 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。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,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,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...[浏览全文]
解脱道 1.四道之一。见四道条。2.佛道的总称,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。 解脱坚固 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一,即佛灭后的第一个五百年间,正法兴盛,证道者多,是...[浏览全文]
教 圣人对世人的训诲。 教法 指佛所说的十二部经典,为四法之一。 教观 教相与观心。教相是依所立的宗义去分别判断释迦佛一代的教义;观心是观念自己...[浏览全文]
假合之身 众缘假和合而有之身。 假名 1.虚假的名字。诸法本来无名,是人给它假设了一个名字,这个名字既虚假不实,而且不合实体,好像一个贫贱的人取了一个富贵的名...[浏览全文]
极难胜地 简称难胜地,是菩萨十地中之第五地名。 己身弥陀唯心净土 谓万法唯一心,故心外无佛,亦无净土,弥陀即己身中之弥陀,净土即我心内之净土。这是一个由诸法...[浏览全文]
慧目 智慧的眼目。 慧日 (喻)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。 慧文 北齐时高僧,俗姓高。师读大智度论“三智在一心中得”之句,又读中论“...[浏览全文]
化相三宝 释尊于菩提树下成道后,到鹿野苑去说四谛法度五比丘,彼时释尊是佛宝,四谛是法宝,五比丘是僧宝,此名化相三宝,谓佛教化众生的相状。又名别体三宝,或真实三宝。 ...[浏览全文]
恒沙 1.恒河沙的简称。见恒河沙条。2.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尘沙惑也叫做恒沙。 恒沙定 多如恒河沙数的禅定,为地藏菩萨每日晨朝所入观察众机的禅定。 横出 ...[浏览全文]
果位人 已经证得果位的人,如阿罗汉、菩萨、佛等是。 过去七佛 毗婆尸佛、尸弃佛、毗舍浮佛、拘留孙佛、拘那含牟尼佛、迦叶佛、释迦牟尼佛 过去庄严劫...[浏览全文]
灌顶 密教有灌顶法,灌者大悲护念义,顶者佛果最上义,谓诸佛以大悲水灌顶,能使功德圆满之意,有种种不同的方法。 灌佛 又名浴佛,即以水灌浴佛像而拂拭之。 灌佛...[浏览全文]
垢 烦恼的别名。 垢结 垢与结,都是烦恼的别名。 垢识 为惑所垢的心识。 孤独地狱 又名孤地狱,此种地狱不同于八寒八热等地狱都有固定的地方,...[浏览全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