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佛学箴言】佛陀开示喜欢教化众生的部分四众弟子为什么不能得到定力
《大般涅槃经》
善男子,无量众生应入涅槃,以所乏故,妨乱其心,是故不得。
善男子,复有众生多喜教化,其心匆务不能得定,是故不得现在涅槃。
乏:缺少(金钱、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汤药等各种物资)
妨:阻碍、妨碍的意思
多喜:就是喜欢的程度比较深。
教化:教导劝化众生
匆:忙
务:从事、事情的意思。
心灯文化译文:善男子,无量众生,本应当进入涅槃,因为其缺少物资(金钱、饮食、衣服、卧具、汤药等各种物资)的缘故,妨碍、扰乱他的心,所以不能得到涅槃。
又有一种众生,很喜欢教导劝化众生,他的心就比较忙于从事教化众生的各种事业,不能得到定力,所以不能得到现在的涅槃。
注释:第一种很好理解,修道要法财并重,人没有钱的话,就没有居住的地方,没有吃的东西,心念就会被世俗的东西所牵引,从而妨碍、扰乱修行者的定心。但是又有一种因为过于追求金钱、地位,导致陷入其中不可自拔,也不能得定。所以要取之中道,不偏不倚。
第二种是弘法者比较容易遇到的,比如有的人遇到某种法感应迅速,功德殊胜,自身也非常受益 对这个法理解体悟的也不错,又喜欢教化众生,就不断的每日把自己日常所有的时间用在教化众生上。
有的喜欢好为人师、有的是想救度众生、有的是真心喜欢教化众生,也是把大量时间用在了教化众生的种种事业上。
还有一种是比丘僧最多,出家后因为自身责任愿心的缘故,通过闻思到了经法,喜欢教化众生,或者身在高位,被动的喜欢教化众生,因为每天都有大量的居士和大众等待着对方讲经说法,而众人也非常感恩,称赞,恭敬其慈悲等,这些本无过错,也是能累积福德的,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,要取之中道,要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进行修行,不仅仅是早晚课,还要留给自己一定的时间修行禅定,否则心不能得定,忙完弘法的事业,身心疲倦、劳累就没办法入定,等休息好了后就该第二天的弘法事业了,要知道弘法的事业每天的重复是永远不会完成的,但是自己的解脱却不会等自己,然后日复一日,虽然累积了一定的福德,但是不能得到现在解脱。这也导致了现在的修行人得定的人越来越少,以解法的居多,证法的人少,所以凡事都要取之中道,不偏不倚。不能成为佛法资料的中转站,要自己得定亲证,才能真正体会佛法的妙谛。所以要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修行。
比如480位悟道因缘里会发现大部分的祖师都是在悟道后开始弘法利生,建寺安僧的,就是为了避免陷入忙于弘法事务,而不能得定。小编过去自己就陷入这个误区,长久的不顾身体劳累的陷入各种弘法利生的事业之中,没有平衡好修行的时间,以至于心不能得定,后来被善知识所呵斥,才得以改正,取之中道才是正道,有所偏斜,虽然累积了福德,却不能今生解脱证果,就实在太可惜,希望我们都能警惕自己。